当前位置:行政法律> 行政法法条 > 正文

解读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:社团成立的行政法程序详解

2024-12-15  来源:行政法律    

导读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是中国的一部行政法规,旨在规范社会团体的成立、活动和管理。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由公民或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,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,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。以下是对该条例中关于社团成立行政法程序的详解,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说明。一、社团成立的行政法程序概述根据《社会......

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是中国的一部行政法规,旨在规范社会团体的成立、活动和管理。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由公民或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,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,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。以下是对该条例中关于社团成立行政法程序的详解,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说明。

一、社团成立的行政法程序概述

根据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的规定,社团成立需遵循以下基本程序:

  1. 筹备申请:发起人需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筹备申请,并附上筹备方案、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、章程草案等材料。

  2. 批准筹备:登记管理机关在收到申请后,根据法律、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查,决定是否批准筹备。

  3. 召开成立大会:筹备组在获得批准后,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召开成立大会,选举产生理事会、监事会等社团领导机构,并通过章程。

  4. 登记申请:成立大会结束后,社团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登记申请,包括成立大会的会议记录、选举结果、章程等文件。

  5. 颁发证书:登记管理机关在审查后,对符合条件的社团颁发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。

二、相关法律条文解读

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中对社团成立的行政法程序有明确规定:

  • 第十三条: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,发起人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筹备申请书、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、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、章程草案等文件。

  • 第十四条: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本条例第十三条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,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筹备的决定。

  • 第十五条:筹备期间,筹备组不得开展筹备以外的活动。

  • 第十六条:社会团体的筹备期为6个月。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,应当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。

  • 第十七条:社会团体成立后,应当在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,并提交成立大会的会议记录、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名单、章程等文件。

三、结合案例分析

案例一:某市企业家协会成立

某市一群企业家发起成立企业家协会,他们按照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的规定,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了筹备申请,并获得了批准。筹备期间,他们召开了数次筹备会议,最终在规定的筹备期内召开了成立大会,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,并通过了协会章程。成立大会结束后,他们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了登记申请,并最终获得了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。

四、总结

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为社会团体的成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指导。通过上述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分析,我们可以看到,社团成立的行政法程序是严格而规范的,旨在确保社团的合法性和正常运作。对于有意成立社团的个人或组织来说,理解并遵守这些程序是确保社团能够顺利成立并开展活动的前提。

相关文章